標籤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emotion] 到底是誰在發散問題點?

上週發生的事情,在那當下我簡直火到極點,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在模糊問題點。

事情的起因是在於某大客戶因為在近期準備要量產產品時了,所以客戶?很關心目前問題的進度,並希望我們可以在本週三解決完所在意的問題。
而其中有一些問題是歸我管的,所以loop到最後的時候,我被加入了。

坦白說,每個人都有脾氣在,我第一眼看到問題點時是真的不太爽,也許人家是長官等級,所以可以以近似於命令?的說詞來要求在期限內把事情做完,理由是已經答應客戶了。

好,收到信就算了。隔天,這位長官就打電話來問我了,一開始就不對盤,連問個來由也不行,你急我就不急嗎,那搞啥?
我從頭到尾都不瞭解事情,連問一下情況都不太願意,只想直接交待事情,然後問最想要知道的schedule一定要meet客戶的要求。

我看啊你從頭到尾的重點就是schedule吧。

如果我馬上回答你,沒有問題,你大概就馬上把電話掛掉,然後大笑了吧,因為你的任務達成了。

有些人做事情看得地方很近,沒有往遠處做設想,只要在期限內把東西交出來就算完工了。

我溝通的重點是即便是換回舊版本,還是有潛在的問題存在,未來客戶一定會發現且會抱怨的,那為什麼要往這裡鑽。如果因為某些前天限制下不得不採用舊版本,那也有義務要告知客戶先,才不會造成誤解。另一方面,也不會造成我們在未來遇到客戶回報的問題,而這問題卻是未告知客戶而衍生出來的,到時我如果說沒有解的話,我大概又被公幹到死了吧。

我在討論中,一直強調著會有什麼已知問題發生,誰知道對方竟然回答我:要我不要一直把問題發散。

XXX勒,真想罵髒話回去,這年頭的人做事這麼做的嗎?這是據說很有經驗的長官會做的判斷?

到底是你在盧還是我在發散問題點?

我是告訴你問題還是存在那裡,不要以為還沒遇到,就忽略它好不好。想不到好心告知無知的人,未來的可能問題在哪裡,卻被人家糾正我不要發散問題。

這個時代真的變了,長官的人都比較有power,可以決定要怎麼做,即便錯的路也要走下去嗎?

那時我真的很火,也很不爽,如果大家都這樣做事情的話,未來一定很刺激。因為有人即使前面有看到洞了,還是矇著眼睛騙著後面的人繼續往那個方向走過去,反正心裡想的是洞還沒到啦,先過這關再說,這種做法我個人很討厭,也很不苟同。

以上,是史蛋粒的抱怨文,如果你的立場不同,看看就好。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emotion] 腦袋不清楚的下午

今天下午頭昏昏的做了件鳥事,害得長官白忙。
因為前幾天給客戶的新功能在客戶端測試時,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順利,而且問題似乎無法歸納出來問題點,顯得太發散了。

好不容易在快中午時去借到擴大機,準備下午來測試。下午上班的音樂聲響起後,我就開始準備要測試的東西,包括平台、檔案等的,平台因為另一個bug之前幾天在另一個同事那裡,我還一直記得一定要去拿這個板子來驗證才行,因為這才是跟客戶一模一樣版本的板子,以免我驗了半天結果又是因為板子和客戶不同在那裡雞同鴨講的。

想不到,這個念頭是錯誤的開始,重點是我竟然還沒有發覺。

等我把環境一個一個接好後,連上網路準備開始測試了。

程式一執行起來,播放特定電影檔,果然!如果客戶描述中的一點相符合,這個新功能完完全全的不work。怪了,明明有同事已經事先測試過了,新功能雖然不能稱上100%完美,但也有80分以上才對啊,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客戶回報的問題很奇怪,才要自己再花時間來驗證的主要原因。

可是,怎沒想到我怎麼也測不出來呢?

不死心,再換別的同事寄給我的版本。哇勒,更糟!怎麼會這樣啊?

搞了很久還是沒有辦法,開始一個一個點懷疑起來了。是這樣沒寫對嗎?還是那個不能那麼用?還是我根本就跑錯程式?

我觀察了很久,還請長官來幫忙看一下我覺得很可疑的地方,長官也很熱心的在幫我找問題點,結果想不到檢查到最後,是我自己擺烏龍了。

在大家檢查了一陣子後,也一直在絞盡腦汁的思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長官突然問了一個重點了。

史蛋粒,你是用XX版本的板子嗎?

咦!咦!咦!咦!咦!

頓時之間,大家都看我。

我也突然像是被人家用棒子打醒一樣,覺得我幹了蠢事了。

原來是我從頭到尾都用錯平台,還麻煩人家花時間來找問題,真是不好意思啊,各位長官。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emotion] 洗車趣

距離上一次去洗車已經有3週以上了吧,甚至有1個月之久。因為每天都很累,週末也要照顧小孩,所以變得很懶,有一點小空閒時也多待在家裡休息補眠。

我一直以來都是去自助洗車的場地去自己洗車子,因為自己洗省錢,另一方面當作是運動運動。

洗一次車下來,動作快一點的話,可以在2個小時內搞定,,慢一點的話,應該可以控制在3小時。

去自助洗車的地方洗有個好處是有高壓水槍,有時候車子上會有些東西其實用一般的水加海棉去推會很費力,有時也不見得弄得下來,更慘的是會刮傷車子。這個時候高壓水槍就很讚了,用噴的就可以去除的很輕鬆了。

我一開始是去同事常去的那一間自助洗車場洗,不過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後來在網路論壇上發現竹北有另外開一家,所以就嘗試性的去了一次,因為人比較少(現在人也有變多的趨勢),不過場地比較小一點,我還是因為人少的誘因,現在都去這家洗了。

為什麼洗1次車要那麼久呢?

因為我的洗車步驟有:高壓水槍噴、噴泡沫、洗車子、高壓水槍噴乾淨、擦乾車子、打臘和內部清潔(我有時會偷懶省略這個)。

自己的車子雖然自己洗不一定洗得比給人家洗的好,因為不是專業的多多少少會刮傷車子,尤其是黑色車子,在大太陽照射下很容易看出有小刮痕存在。上次回南部去了汽車百貨一趟買了一些新傢伙,像是洗車手套,這個超方便的,之前都用海棉,要邊施力刷又要抓著海棉,改用洗車手套只要把手套進去後就開始畫圈圈了,真的很方便。

除了洗車手套外,吸水布也買了一條大的,之前用3M的,比較小條吸水一下子就要擰水才能再繼續擦乾,今天試用新的大條多了,所以擦乾車子的時間也縮短了。

每次洗車我都會打臘,主要是希望車子外面能多一層臘的保護,對車漆也可以多一層保護在。之前問同事,如果你洗車有用泡沫因為大多數的洗車精其實會把之前打的臘洗掉,所以只要有用泡沫洗車最好都要打臘。如果那次洗車沒空打臘的話,就建議只用清水洗就好了囉。

我對車子其實很外行,也不是專家,只是參考別人的洗法來保養自己的車而已。

自己洗車有蠻多好處的,我想我還是會這樣一直洗我的車;每年去一次給專業的人洗和清內部也就足夠了。

不過,本來打算今天不要吃晚餐的。想不到洗完回家後,還是吃了水餃。

嗚!破功!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emotion] 方便省事卻不是好事。

幾個月前因為大家除了要應付客戶、要改程式,還必須要定期release SDK給客戶。

Release SDK給客戶是一件很routine且耗時間的工作,所以之前長官同意我們可以找個工讀生來做這個部份的工作。

的確,這個方法減輕了大家之前的負擔了,因為有人代勞這個release的動作。

從我進公司以來,那時習慣都是自己花時間去做release SDK的動作,也因為有使用version control tool來做管理,因為不同客戶常常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會做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客製化。

不過因為都是在我local端去做修改的,所以我每次要做release時,都只有換個SVN URL後,再整個update到最新版本即可,這樣子的做法包括我之前幫客戶的修改都可以保留著,這也是我之前一直以來習慣的做法。

事情在前幾天發生的,起因在我3月多給某一家客戶SDK時,竟然忘了我之前幫客戶修改過的部份,以及他們曾經求過的設定,所以那時給了他們的SDK忘了補上這個部份。這的確是我的錯,我沒有注意到這個部份。

那個時候,我自己想到要寫這篇blog來提醒自己,避免自己以後再犯同樣的錯。

原本以為可以輕鬆的部份,卻因為疏忽造成錯誤產生;看來以後得多警惕自己囉。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emotion] 如何突破既有現況

今天才把一本書看完,其實這本書很薄,不到150頁,是我之前在公司跟長官借的。
原因是那一陣子我老婆在準備要生小babe了,之前曾經凌晨去了醫院待產室量胎心音和胎動,想也知道這段時間很無聊,也不可能會有電視打發時間,而我自己的休閒書看得差不多了,那時公司長官的桌上有書就借來看了。(一直還沒還給長官,真是不好意思!)

這點時間點本來就該看休閒書的,總不可能拿一本技術書籍在那K吧。

昨天開始心血來潮,在要睡覺前拿起來繼續看之前未看的部份,這本書是本翻譯書,講的其實是當一個團隊(或組織?)遇到困境時要如何找出路。

文中舉的例子很有趣,是企鵝王國面臨住居地瀕臨消失的處境。

當然,這不是一本童書,更不是一本說明人類如何破壞環境,造成南極洲冰山消失的書,而是一本啓發思考的書籍。

起初,我在看時是以很輕鬆的方式在看的,看到後來有點感觸。

1.既有架構如何改良?

2.團隊合作如何協調?

在我的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會遇到第1個問題,這的確很難解,但也必須解才可以再繼續走。坦白說,一開始在設計時很難去考慮到所有的使用case,也只能集大家的想法盡力含括進來。如果依照書的做法,是找出路。找出路的方法大致有2種。

第1種是有點類似改架構吧,可是這不是件小事情,雖然大家都知道改了架構會更好,但對於已經在市場上賣的產品,這是最逼不得已的做法,原因當然是既耗時又有砍掉重練的意味。

所以最常被採用的做法就是在現有架構下找解決方法。方法一定有,只怕是不合理的做法。
什麼叫做不合理的做法呢?就是找到原因了,可是卻被架構卡死無法解,如果要硬去解決,可能會長出在未來沒人搞得懂當時為什麼要那樣做。久而久之,就會有洞埋在那裡了,總有一天又會再掉到洞裡的。

至於第2點的話,也是常遇到的。不過我還沒有太多想法出現在腦海裡,協調在團隊裡真的是目標,這就像是日本電視節目中的小學生30人31腳比賽,跑最快的一定是最有默契、協調性最高的隊伍。坦白說,很多時候都只是暫時的平衡出現,但唯一已經確定的是公平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今天有人做了不公平的做法,時間一久一定會有異音出現的,這對團隊不是件好事,但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大家勇於表達心裡的話吧。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emotion] 很充實的生活

前二週泡菜客戶來訪,搞了快二週才回去,一開始要來之前,還說我們這次出差暫不訂回程時間,因為要等問題弄完才回去。



想不到,他們真的當真的,搞了二週才回去。



客戶的問題總是千奇百怪的,一樣的架構,一樣的目的,不同人寫的code一定不一樣;如果運氣好,沒出問題那就賺到了;如果寫得不好加上運氣背到爆,出問題的地方就難搞了。



他不給你code,你也不能給他code,這時就面臨是誰要去對方公司來解決問題了。

即便像這次,客戶來了也是需要花點時間去釐清問題點的,最後才能對症下藥。



其實,這個事情絕對沒有我上面寫的那麼單純,還要加上一些意外因子,比方說:他們很堅持要加在某個版本上之類的,或者是公版明明加了沒問題,到了客製版卻是問題連連。



說真的,真的有很多出乎我自己意料中的事情發生,我想這也是挑戰的地方吧。



如果你創造出來的價值沒有侷限在某個狹獈的範圍內,而是萬用的話,你的老闆一定很開心吧。

因為代表任何事情,你都可以上場去救火,即便不能救火的話,也要找到起火點。



很多時候遇到難題,第一時間真的會很頭痛,一步一步慢慢處理,總有最後一步的。如果你只是逃避,逃到最後也是躲不掉的,卻反而浪費掉能用的時間而已。



前一陣子,在電視上看到專訪黑人和一個團隊,這是由黑人發起來的活動,已經進行很久了。這波算是第二波,主題是癌症兒童,他們錄了一支很短的CF來說明他們的理念,當我看完整個CF時,心裡是慌亂加上哀傷的,尤其是那句 - 【如果是你,你願意跟我交換嗎?】



有沒有想過,這些小朋友這麼的堅強,在他們發症之前都有豐富的人生經歷著,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卻是如此的堅強;而你呢?



有時只是生活上、工作上的小小挫折,卻被放大成致命的後果,這樣值得嗎?



我常把這句話掛在心裡面,【腦筋轉個彎,換個角度看世界】,這句話是以前去外面教育訓練時學到的,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相信你會有不同的體會的。



以下是我在Youtbue上找到的CF,其實還有另一個CF是黑人召集不同藝人來支持這個活動,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emotion] 做得還算不錯的客戶服務

前些日子,我的車子因為保險到了,所以為了不浪費保全險可以拿到的贈品?(其實應該不叫贈品,只是我一時不知要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
一般有保全險的車主在隔年保險到期時,如果沒有任何出險記錄,一般sales都會問車主要不要先續完保險後辦理出險,可以換到一些等值的東西回來,有人換全車美容、有人換輪胎、有人換其他配,而我則是把前後保桿換新。

前後保桿因為之前不注意有A到的痕跡,要過農曆年前去保養廠給sales看車子外觀時是回我說,一般是用板金加烤漆來處理,很少是整支換新的。那時我就回他們說,前後保桿是用塑膠做的,怎麼板?

後來他們同意讓我換新的,這才合理啦。

年後終於找到時間去保養廠做更換的動作了(因為我兒子在年後來新竹了,有空的時間真的很少),去時本來預計是要做前後保桿的更新加上部份美容。
我去保養廠時,習慣一開始在顧客休息室坐一下後就會去保養廠內看一下,技師在保養維修的過程。在安裝後保桿時,因為原本的倒車CCD裝得不好,所以在拆下舊的後保桿時壞掉了,技師和專員找了資料很久,才知道這個組件是外包廠商裝的,趕緊call他們來安裝新的。

整個過程其實還蠻順利的,在其中也發現其他2個零件有問題也需要做更換的動作,人很好的專員聽到我的水箱護罩有被腐蝕的跡象還幫我去問公司是否可以用保固方式來做更換的,後來結果是可以的,不過因為這是需要先備料的;他又幫我聯絡新竹廠的維修技師,說明更換原因,請我在新竹更換即可,不用再特地跑到豐原廠去。

因為我在一進保養廠時,也有反應前方偵測雷達似乎不太靈敏的樣子,在技師測試後發現,不是不靈敏,而是右前方那顆根本沒反應。

所以,雖然我把前後保桿換好了,可是回來還是得再找時間去新竹廠把水箱護罩和右前方偵測雷達更換掉。

現在的車廠其實在你維修過後,或者是牽新車回家後,都會有總公司那裡的人抽樣做滿意度調查,這種事情我其實很習慣了,只是這次竟然會有廠長打電話給我。

在我換好新的前後保桿後,就已經有人打來問我滿意度了。結果,原來是調查項目裡有一項是一次維修到位的問題,我的情形因為拆成2次來做維修,所以廠長特地打電話來問我,處理的滿不滿意之類的。

我一開始也以為是一般的調查而已,他說除了總公司會打來外,有時還會有公司委託的調查單位也會打來詢問客戶情形,希望我也可以回答很滿意之類的正向鼓勵。

掛完電話的那一刻,心裡在想:哇塞!客戶服務做到這種地步?

有沒有搞錯啊,實在是太仔細了。只是不知道是原本就這麼自動自發的,還是因為會有其他人來做滿意度調查只做的表面功夫呢?

我倒希望是我多慮了,也許他們真的很在意客戶對他們的feedback。

客戶服務要做到什麼地步才算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