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emotion] 沒有靈感
記得幾個月前發現無名開始提供一種服務叫做嘀咕,也就是讓blogger可以以少少的字記錄事情,也可以避免因為久未貼新的文章而讓人誤以為這個blog已經荒廢了啦。有時候實在是很懶得把想說的話打字起來的,所以常常是一天拖過一天,等到想開始打字時卻發現要寫的心情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啦,請原諒我啦!因為我老了。。。。。
前一陣子,除了嘀咕之外,我也開始嘗試使用plurk,中文名稱有人翻譯成噗浪。
真是有趣的翻譯啊,不過使用起來一點可不遜喔,我個人是把它當成跟嘀咕很像的使用方式,只是它可以記錄很多筆在一條時間軸上。
噗浪真的很方便,也可以用拖拉的方式來瀏覽張貼的內容,你也可以把好友們的噗浪也納進來,可以一次就看到眾多好友們在何時張貼文章上,只要一點那個tag即可看到完整的內容;當然有時候你可能只想看到你自己私人的文章,也可以點選私人的時間軸就可以輕鬆的看自己的文章囉。
這就是創新吧。
在之前的網路泡沫經濟結束後,大家或許都認為網路已經變化不出更新、更有power,甚至是可以賺錢的特色出來了。
可是沒有人想到會有google的出現,帶領人們由熟悉的入口網站去做搜尋的動作;
可是沒有人想到會有youtube的出現,讓想秀的網友們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
真的,有太多太多新的創意,從全世界各個可能的角落冒出頭來了。
也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無形的力量,它可能是由很落後的國家被提出來的,why not?
拜科技之賜,我有很多事情和資料可以經由網路完成,但也由於這樣,我應該算是重度網路使用者。如果沒有網路,就會無法打發時間,就會變得很無聊。
去年買了一本書到現在都還沒有看完(這中間我當初又買幾本書,也還沒看完),書名是OFF哲學,作者是日本知名的人- 大前研一。
當初買是有人推薦的,也覺得我應該花時間看一下這本書,很符合我的人生。
我常常無法放下某些事情,使得即使下了班,回到了家裡卻還是會不自覺的打開網頁收一信,有時會處理一下事情。
坦白說,我老婆很討厭我這種行為,我自己也不喜歡。
因為既然下班了,應該不要把公事帶回家裡,回到家後應該要休息,否則很容易弄亂自己的生活。我的50D啊,都還沒有常常用它來練習拍照啊,我應該要買攝影的書才對,買什麼OFF哲學啊。
不過,那本書正是在說明我所遇到的事情,但我不認為一定要照他的方法去做,只是可以用來做為參考。
最後其實很忙,也很累。
原因其實有很多,也懶得再列出來了,我只希望可以把案子順利的達成目標,這也是大家所期望的,不是嗎?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emotion] 我是完美主義者
我做事情喜歡事前規劃一下,把事情從頭到尾的在腦海裡走過一遍,這樣子的好處一是可以讓自己提早開始準備熟悉一切,好處二是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任何問題可以讓自己心裡有個底,也可以及早去思考如何應對。
這應該算是完美主義的人吧。
上個週末,車子因為貼隔熱紙的事情弄得我和我老婆很不開心,明明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如果事先都先協調過的話,應該不會有那麼多烏龍的事情發生,也不會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更不會讓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搞得火氣大得不得了。
經過這件事情後,我突然有點覺醒,在想著我自己是屬於完美主義的人,如果我做事要求自己是可行的,可是如果當我以消費者的角度去看任何幫我們服務的人時,能不能也以完美的角度去看呢?
這樣子是不是太過於要求別人也要照我的遊戲規則走呢?
也許我的做法是錯的,只是生活上很多事情,每個人有發言的權利。再加上我是消費者,我有權利去要求提供服務的人把事情搞定,其實事情很簡單,只要在我打電話去預約服務時,用點心去把事情從頭到尾走一遍,把可能會有問題的點先行聯絡一下,這樣子這件事情其實很容易解決的。即使有任何問題會發生,也可以先協調來解決的,而不是以我覺得一切都是OK的來欺騙自己。
同樣的規則也適用在工作上,一直以來我都以這種方法來做事情,雖然有時很浪費時間,可是當你把真的有花時間把東西都走過一遍時,在跟客戶應對也才不會進不了狀況。只是以這種標準去要求大家時,可能會引起很大的反彈,這是另一個要思考的課題。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emotion] 我是人質一號,差點被挾持了。
最近由於project進行的需要,我再度前往泡菜國當超有別以往的工程師角色,這次我是一個人質。
而且是第一號人質。
原先是在上一週就要起程了,好在長官們的戰術成功,我成功的延後了一週才出發,只是這一週整整是時間完全使用到,一點都沒有浪費到。
但是我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我想客戶也是這麼認為吧。
不過,這次出差也有幾件事情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比方說,我這次才發現原來由機場坐到各地的機場巴士是有對號入坐的,因為我這次選擇了坐在單人座上,不過過不久有一個小眼睛男生上來對著我上方的座位牌看了半天,對用象形語言跟我說這座位是他的(請注意,我不是會聽象形語言,而是我用猜的),我只好起來往前一個單人座位去坐。
還有,差點沒有坐上早上準時出發的車,飯店人員嚇了一跳,雖然我後來還是有追出去趕上車啦。以及台灣時間凌晨3點多拖著行李去坐巴士往機場前進,卻因為太早到了坐在第一班巴士,原先我是打算坐第二班的。
這次出差有太多的第一次發生了,雖然過得很累,卻有很多的收穫。
想起前年,我第一次出差至泡菜國,那次跟長官出差也是因為客戶需要,所以我們臨時出發,那次出差一直以來是我的經驗中最緊湊的一次,但是這次卻遠勝過我的記錄了。其實早在我出發之前,我自己的心底已經有了底了,這次不會太過於輕鬆。
既然都已經決定的事情,我也要扮演好一個稱職的人質,讓客戶不要不滿,不要失望,打好一切的關係,才不要讓後來啓程的戰友們被我的表現影響到了。
第一棒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一棒真的會建立對方的印象,如果我搞砸了,我就變成遜掉的人質。
從第一天進客戶公司,我就開始進入時間不夠我用的循環中,雖然我儘力做好我的事情,但是還是感覺沒有做到完美,有些許的事情還是有遺漏掉了。
不過,還是至少在交情上還是有跟客戶的工程師們建立蠻好的關係在的,除了工作外,我想建立像朋友一樣的關係是有幫助的。
在客戶公司有蠻多有趣的事情,像是每隔幾個小時吧,確切時間我忘了,就會有break time,會播放好像我們垃圾車的音樂,然後絕大部份的人就會泡一杯咖啡或是茶,走到外部去呼吸新鮮的空氣。
然後像是用餐時間奇快無比,全部的人都吃完後馬上就會起身,全長我想不到20分鐘吧。
雖然在這一週裡面發生很多事情,我也由工程師的角色變成像是小學生一樣,每天都要去立正聽交辦事項,也像伙伴一樣跟客戶們打哈哈,當然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想理由和客戶交涉,這些變得都是我人質的重點工作內容。
想扁人是一定會的,有時巴不得來給客戶一拳算了,或是直接來個PK格鬥的,遠比在那裡用嘴巴打戰好多了,反正PK勝負很快就決定了。
客戶們也會有感性的一面,這種時間點通常發生在休息時,或者是在外面用餐閒聊或是續攤時,我其實有做到些客戶跟我說明的事情了,我也很清楚的跟客戶分析我如何替他們設想的,對我個人而言,我的角色有扮演好8成以上。
只是剩下的那2成,不單單只是我個人可以補足的,需要整個後援部隊的配合才可以表現的,希望我們可以慢慢的補上來。
讓前線的戰友們,在立正時聽到的是被稱讚的,是被激勵的,而不是總是得低下頭蠻抄筆記,抄到自己心灰意冷的,抄到有時真的想挖個洞跳進去算了。
也許文化上的不同,也許工作態度和方式上的極大不同,套句人家說過的話,吸收人家的優點,來修正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一件對整個團隊有幫助的事吧。
在出差時間快接近尾聲時,我差點又被挾持了,但是因為我個人的私事這週我不得不回台灣,不過我想下次再發生時我會很樂意被挾持的,前提是後援部隊的全力配合啦。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emotion] 邁入DSLR的新手
還記得高中畢業那個暑假,我和我媽去了加拿大玩,這也是我第一次狂按快門拍照的開始,在那之前可能也只是偶而按下幾次快門拍照的人。那個時代還是用底片的相機,我還記得出發前我還跑去照相館買了5捲還是6捲柯達的底片,結果回國時我把這些全部都拍完了,耐心等著全面沖洗出來的成果,雖然這當中有些是不足以稱為照片的失敗成品,可是那種邊看照片邊回味著當時的情景也是旅遊完一種很棒的感覺。
我不敢說我愛上了照相,當然我更不是一個高手。
隨著時代愈來愈進步,數位相機開始當道起來了。加上3C產品的宿命,絕大部份的生命週期都很短,沒多久大家就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入手DC來拍了,加上數位化的優點,再怎麼狂拍狂按快門也不用擔心要花很多錢才可以沖洗出來看得成果。按一下,下一秒就可以在又大又清楚的LCD上看到自己拍的成果了。
幾年前的我,腦海裡從來沒有DSLR這4個字出現過,一直以來都覺得輕薄短小的DC真的很方便,隨便找一個包包或口袋都可以放下,出門帶著相機也不覺得麻煩,拍得好的都會被我選來當成電腦的桌面。
這個邪惡的念頭(沒錯,這個念頭真的很邪惡,是跳入錢坑的開始,只要一發病,就會無法克制)應該是在前年年底去年初開始產生的,大概是因為常在網路上亂逛,看到很多高手外拍的毒照,覺得好像真的要買DSLR才有拍出那種作品吧。
接著,我開始在網路上survey單眼的資料,原先是鎖定著Canon 450D的上市。原因是價格比較便宜,加上應該適合我這種剛踏入單眼領域裡的菜鳥,一直以來我都是以這一台當作我的目標。
那時還曾經想在去捷克渡蜜月前敗一台帶去渡蜜月,但是後來理智還是戰勝了敗家念頭,加上原有的DC有點年紀了,所以那時先入手了Canon 860IS這款DC。會買這台的原因也是看老婆同事拍完的照片,覺得色彩還不賴,雖然比起原有的Sony P10來說顏色沒那麼鮮艷,但是卻已經到了水準了。
不過,我一直覺得Sony的相機顏色似乎有點tune過頭了,每張出來的成色都美到不行,美到你都會以為現場真的有那麼美,這也算是Sony厲害的地方吧。
蜜月回來後,心裡有一丁點後悔沒有買單眼相機去那美麗的捷克多拍照片回來,雖然860IS號稱是Canon消費級相機裡少數有廣角鏡頭的,但是遇到傳統的教堂或是查理士大橋時,完全不夠廣啊,人都要退到好後面才能拍到大部份的景,但是對DC來說,860IS已經蠻令人稱羨它的表現了啦。
去年台北資訊展時曾經去過Canon的攤位去看一下450D的感覺,一拿到實機後,感覺實在是太小了,拿到手裡似乎不太好握住,除非是加把手上去,否則以原有設計拿起來手感的確不太優。只是這台一直以來是我設定要買的入門單眼,壓根兒也沒有考慮要去看50D,只是也隨口問問sales可不可以拿50D來玩看看,一直到了真的拿到50D後覺得這台的大小似乎比較適合我,只是對從來沒有拿過單眼的我來說,適合嗎?
以前用慣DC了,從來也不會去管什麼是快門,什麼是光圈,現在是用什麼焦段,更別提一堆使用相機的進階知識,更深深覺得要先做很多很多的功課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只為了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有滿足感,在下一秒看照片時能有成就感啦。
在這之後,我便把我的目標轉移到了50D了。
原先是打算買50D加上kit鏡的,還沒買之前有空就在網路上比價,看看人家的心得的,也一直認為應該先用kit鏡來用,等用了一段時間後再來買進階一點的鏡頭。沒想到老婆大人的一句話讓我鏡頭升級了啦,要就買好一點的,不要後來又在那裡後悔,沒錯!我老婆說了這句話等於是推我進入敗家的深淵裡啦,目標就被我換成了50D body + 17-55mm F2.8的絕妙組合了啦。
除此之外,便宜的人像鏡50mm F1.8也是一定要順便買的,就這樣在我要出差的前夕,買入我的第一部單眼相機50D,看到一堆小朋友出走果然是敗家啊。由於我是第一次摸單眼,也跟老闆問了許多菜鳥問題,老闆的回答也都很有耐心且仔細,讓我感到滿意啦。
雖然明天要出差了,暫時還沒有辦法試試我的新玩具,不過就先拿手冊來研究研究吧。
等出差回來後,再好好的開始練習一下,希望能夠愈來愈順手也能拍出滿意的照片啦。。。。。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emotion] 令人火大的電話
電話的那頭是同學介紹認識的人,當初也是因為同學介紹所以才會去幫忙做這件事情的,結果弄到後來卻被人家嫌。
同一個人就打了三通電話來,之後他老闆又打一通來。
講的內容一點都沒有營養,更別提有沒有解決問題了。
從頭到尾一直認為,問題是出在我這邊,也是我造成他們的損失,我聽得是一頭霧水加上莫名其妙。早就一開始時,我就一直覺得有點外行的人在定東西的方向,在這過程中我一直提出我認為使用者會覺得哪裡不好用的,因為我是以使用著的角度去幫他們弄東西的,但是現在卻說我太堅持某些事情,所以才會有這種結果。
重點是一直質疑我,等我回答時,卻又一直說我在逃避問題,害得我愈聽我愈火大。
俗話說得好,士可殺,不可辱。
我覺得如果是我不對的地方,我會承認,並沒有不去承認。但是如果我是對的,不應該指著我說我是錯的,因為根本就不是事實。
不管做任何事情,我都會事先考慮很多東西,也會適時的提出我的疑問或是看法,只是這些我都提了,也說了,卻在後來時說我都不理他們,這簡直是莫名其妙啊。然後我說我之前有提出來了,大家都沒問題才做的,對方卻說我覺得你在逃避問題。
哇,靠,已經快要飊髒話了。
到底是誰在盧啊? 到底是誰在堅持東西?
講到後來,已經火氣很大了,但是我不喜歡人家污賴我的感覺,還是在那裡跟對方爭論了很多,我是一整個失望。
這件事情給我的啓示是不要跟不專業的又很執著的人打交道,因為這一類的人有時候會很堅持他們自己的想法,不容你去糾正他們,否則只會陷入無窮迴圈而已。
我也認了,不想再跟對方爭論什麼,他們怎麼想高興就好,我才不要浪費那個時間在跟那些人生氣。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emotion] 狗急會跳牆嗎?
回想起以前大學做專題,因為那時在大二就有幫學長姐們做些實驗,也因此比起其他同學們更早接觸了做實驗的生活。但由於一開始只是幫忙學長姐們的實驗,並不需要負太大的責任,也不需要去管理實驗進度,我們只要照學長姐吩咐的進度來安排實驗時間即可,也只要在每週報告前把數據交上即可完成我們的任務。
漸漸地,升上大三後,角色變動了。
我由被交待的對象轉變成為要自己負責任的角色,更慘的是沒有任何學弟學妹們可以幫忙,也因此我們開始在繁忙的大三課程中,規劃可用的時間。
在那段忙碌的時光裡,我的確學了很多,也愈來愈清楚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一直以來,我做事的方法喜歡主動,不喜歡被動。而原因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主動代表我可以掌控一切,由我來制定時程表,由我來監督進度,當然不會發生失控的情形。
而我討厭被動,是因為如果要一起完成一件事情,但是卻要等別人做完後我才可以開始動工,我覺得這種做法很不適合我這種有點急性子又有點雞婆的人。
我覺得我是有點雞婆的人,明明就不關我的事情,可是我卻常忍不住出聲插嘴來,我想我的長官們應該很受不了我這種看起來不太聽話的小兵風格,而且有時我覺得在某些事情上,我就像是break rule的人。
因為在做事情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可是大多數的人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而我有時會看不下去,只是還沒有任何大建設性的想法產生之前,我會沒有任何動作。但一旦我有一點想法時,即使想法很爛很遜,我還是會找任何適當的機會反應出來。
這樣很冒險吧?
對,沒錯,所以我前面才說長官們應該會很頭痛我這號人物吧。
只是如果說出來可以改善現況,有何不可。如果因為我break rule而對我有著不好的看法,那我也無法去干涉別人對我的看法,只是至少我做到了對自己的尊重。
有很多事情,真的要親自去做時,要親自去催時,要親自去問時,才會一一的得到feedback,我們先不論回應是好是壞,這是我們在崗位上最基本的義務之一。
每一個崗位都有要他的重要性,沒有他雖然不至於讓大機器的運作瞬間停下來,但是也是會間接的影響到機器的運作,可能會讓速度變慢等等的。
我們不能憑刻板印象去否認任何的人及其能力,也絕對不能用瞧不起的態度去對待人,我也時常把這句話放在心裡面,以免自己犯這種不該犯的錯誤。
我是一個對自我要求很高的人,甚至到了龜毛的地步(這是我老婆說的),尤其是我覺得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所以每一件手上的事情一定要完美的達成,如果不能完美的方式來達成,那也要用最平凡的方法來讓人家滿意。
即使不能達成也要有合理的理由說服別人,當然如果連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時候,還怎麼去說服別人啊?
你們說是吧?
最近一陣子,蠻多同事都忙翻了,除了忙之外,EQ也要蠻高的,隨時隨地的接受大轉變的設計,雖然我幫忙到的很有限,也還是感謝大家的幫忙,也希望這個案子能夠打一場漂亮的戰,讓他們不會一直處理低潮裡面。
衝吧,大家要記得,你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打戰,你旁邊有很多戰友在同一陣線上衝刺,而你的背後也有一大票後援隨時可以支援你的。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emotion] 電影欣賞 - Seven Pounds
我和我老婆選擇去看場電影,喝杯咖啡,徹底放鬆一下我上緊發條的神經。星巴克在今天突然有買一送一的活動,所以大江裡的星巴克大排長龍,我們大概排了20分鐘吧才買到咖啡,可見雖然經濟不景氣,星巴克還是生意不錯啊。
對我們來說,其實很不喜歡在新竹看電影,以前有想看的電影時,通常會等回高雄時再去電影院看,原因是座位感覺比較舒服,票價當然也便宜一些。
只是隨著回南部的頻率變少後,我們多半會去大江購物中心裡的星橋去看,原因是那裡停車方便,座位與新竹的華納比起來至少好多了。(不過今天感覺星橋好像也變得不太優了。)
所以我們昨天先上網查了今天的電影時刻表後,約中午左右才出發先去大江逛一逛再來看電影。
我們選擇的電影是威爾史密斯主演的Seven Pounds,中文譯名是七生有幸。(OS:我真的很配服取中文譯名的人,每次取得名字真的都很適合那部影片啊!)
影片拍攝的手法有點前後交錯著,也就是時間會跳來跳去,要到最後快結束前才可以全部瞭解這部影片在演什麼,不過影片的重點大家可以去看過就知道了,只是帶給每個人的收穫卻是不同的。
的確,跟我事前在網路搜尋到網友觀看的心得很像,應該有蠻多人在結束時蠻感動的,甚至會掉下眼淚吧。
先問問自己,如果是你,你會那麼做嗎?
如果不能那麼偉大,那你至少會主動幫助別人嗎?
如果不能主動,那你願意去幫助別人嗎?
這些問題的確很難,也牽扯到人的私心,但是如果大家都能像Ben一樣的出發點,這社會上受到幫助的人會多很多,也會改善變質的社會。
Why me?
沒有錯,那七個變到幫助的人,當他們有機會遇到幫助他的人時,總是想問為什麼是我?
這的確很難回答出來令人接受的答案,有時候真的只是心裡就是想那麼做,所以就去做了,沒有任何理由。
這部電影的確還算不錯,至少不會跟那部我是傳說一樣,來個無厘頭的結局,至少當我和我老婆認為蠻不錯的。
雖然我上週的後半段感覺有點心神不寧的,也搞不清楚是受外在環境的影響,還是我自己的心裡在作祟,讓我很不好過。
不過我希望這個週末可以稍微舒緩我心裡的感覺,喘口氣來放鬆一下,因為下週開始還有大挑戰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