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emotion] 電影欣賞:我在黑公司上班的日子。

昨天晚上洗完澡後,電影台開始播(重播?)這部日本電影,一開始我還在上網沒有很認真的在看,反而是我老婆開始看這部電影,劇情其實沒有特別的棒,主要是反映日本小型的IT公司產業生態!

不要懷疑,標題那個真的是電影名稱,上網查了一下在2010年就曾經播過了,我昨天看的時間是重播的。吸引我的是這部影片要反映的點,是不是身為程序員(台灣俗稱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就一定得過著沒日沒夜的日子呢?

影片中的成員,除了主角M男之外,還有啓發他的前輩(名字我忘了),很愛推工作的Leader和小兵,不擅於表達的前輩等以及日本很流行的派遺員,很像平凡人在職場常見的組合,每個團隊中總是可以區分出這幾類的人,感覺好像是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

讓我有深刻感觸的是,當推工作的Leader在一次跟新客戶洽談接案的拜訪結束後,和M男在吃午餐閒聊之中提起來日本IT產業鏈,那個圖形是用三角形來表示的,發包的大公司在三角形的最上端,M男工作的黑公司就是在最底端的地方,當愈上面的大公司改spec或者是schedule時,就會一路往下push下來,一手接一手的轉包後的結果就是底層真正在做coding的公司最可憐,老是要完成急行軍或是死亡行軍的任務,簡直跟打仗一樣。

這種形同變調的IT產業在日本應該是既成事實,但同樣的遊戲手法可以套用在很多實例上面,回想一下永遠都是最下層的人,最接近客戶的人時間會被壓縮,換個角度想他們這群人卻才是真正要動手去做事情的人,這樣子的遊戲設計導致有些人很容易陣亡。

我自己想要做的筆記有:

  1.  找工作一定要很漂亮的學歷、背景嗎?

    其實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如果沒有任何瞭解的人做推薦的話,的確學歷、背景是會先被參考的。但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面試者已有實際工作經驗,這時學歷只會是輔助參考而已,因為能力和態度比起學歷真的重要太多太多了。

  2.  何謂Leader?

    Leader不是只是assign工作給其他人,自己卻什麼都不做。你要做的除了本份外,還要激勵大家前進,而不是一昧的用身份去push進度。

  3. Team work很重要?

    即使是死亡行軍,當幾個人目標一致的前進,那種團結起來的力量往往能夠構造出比原子彈還有威力強大的武器,也常常可以在截止日之前完成工作。

  4. 圓滑的處理事情?

    電影中常幫助M男的前輩,面對難題或窘境時,都是以不一樣的話語來解決的,這代表著同樣的解決答案在要說出來之前都應該三思,因為不恰當的回答可能會導致問題更嚴重。
在職場上,幾乎每個project都是由幾位同仁組成的team來進行著的,如果大家都可以有著主動幫忙的心態,事情會很順利的進行著的;如果有人擺著不關我份內的事的姿態,那麼大家會很難去進行這個project,而這也是身為Leader必須去處理的要務。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emotion] 貴人 = 共打拼的難兄難弟?

今天在家裡看了一部電影,片名是:3 Idiots,中文應該是翻做三個白痴或者是三個傻瓜,這是印度出產的電影,似乎在台灣很少會有印度拍攝的片子進來的,會看主要是因為我老婆同事推薦的。

片子主要是要陳述現今印度國內教育制度的缺點,說缺點可能太誇張了點,應該說片子的重點為了突顯表面上大家都認為對的教學方式,這方式其實是有可以檢討的空間存在的,主要的原因是時代變遷了。

為什麼說時間是原因呢?
表面上認為對的教學可能在早期是適合的,當然的學生們也不會認為這不一定對我們是有益的,但當然大家都認為學生就是不能挑戰老師們,也就跟著強迫自己認可這樣的方式。

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還是如同早期的學生一樣,只有少數會有不同的聲音存在,但在老師們眼中可能會認為這少數的學生們是問題份子。

坦白說,他們描述的也是台灣存在的問題。

努力唸書,考上好高中,考上國立大學,然後唸個研究所才算可以出人頭地嗎?現在台灣社會中真的有很多人還是存在著這種思維,包括我自己在內。出人頭地時收成的果實就是錢,所以如果想賺大錢的話從小就一定得要讀好書。(但脫離貧因的方法之一,是把書讀好,這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方法)


這樣子是對的嗎?所以老師們也是這種想法,書讀不好的人就會被歸類到後半段學生群,慘一點的在能力分班時被編到放牛班去了。

影片中一再突顯的是在印度,當engineer就是身份象徵,也可以讓家裡脫離貧困的起點。的確,這是事實很多實際的例子讓大家久而久之歸納出來的結論,像在台灣,所有的人也都有種刻版印象是在科學園區工作的人也都賺很多。

有些事情聽說,聽別人說而不是自己親身在裡面的話,這種都只能歸納到謠言而已。

但以上所講的並不是我要寫的重點,我要說的是影片的三位主角間的友情,那種共困難所培養出來的友誼是很珍貴的,在我自己的回憶中也有類似的經驗,不管是在高中、大學、服兵役和工作時,也許我真的很幸運總能在當時的環境中找到這群貴人,因為有他們我總能向不可能做挑戰,那種並肩作戰的感覺可以有正面激勵的效用,每每必能達成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回想影片中的主角,他常常在挑戰規則,所謂的規則不也就只是一直以來的做法而已,它不是標準;即便在大家眼中主角是異議份子,但他卻努力的幫忙看己最要好的2位朋友,知道他們家裡的狀況,也點出他們應該勇於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不是按照著父母的意願下去當engineer。

有些事情當你完成時,也許你的努力只佔了8成,剩餘的2成其實是週遭的幫手們默默的在幫助你達成目標,只是這群幫手們中有些人並不會主動表達出來,幫忙別人也可以只是無聲的。

我喜歡自己也有共打拼的好友們,這可以讓工作變得不那麼單調,不那麼不快樂。

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emotion] 是民族的優越感使然嗎?

不知道最近大家看電視有沒有注意到國內某車廠拍的廣告,有含意的文字加上背景音樂,讓自己身為台灣人都不自覺得尾巴翹了起來了。
 
近幾年由於工作的關係常去這世界上號稱最愛自己民族的泡菜國,坦白說,的確深深體會或者說是見識到愛自己國家的民族是如何用行動來表示的。撇開之前在爭論端午節是誰的節日,王建民是不是韓國人的後代私無聊話題,對於泡菜自己的品牌,他們的人民倒是非常支持的。

韓國手機、電腦、家電,甚至是汽車和造船等重工業,泡菜族的表現的確已經在全世界上發光發熱。

有在看網球的球迷們,一定有看過球網兩旁斗大的KIA logo在上面,每當攝影機鏡頭在拍攝比賽過程中一定會拍到的,球網上都有logo了,更別提球場四周的廣告牆上了。

我想幾年前,大家聽到韓國車一定會覺得不屑,覺得等級很低的汽車,品質不好等負面想法,但現在台灣的馬路上韓國汽車的能見度已經愈來愈高了,以前都是小貨卡的市場是三菱或中華的天下,現在逐漸被現代或KIA所取代。出租車當中流行的福斯9人座小巴,除了再習慣不過的福斯,現在竟也出現外型模仿的很像的現代了。

房車或是SUV車市場中,更是早就有韓國車的身影在了。除了在台灣我所看到的,在韓國境內除了首爾常見高級進口車外,鮮少看到有日本車存在,估算起來8成左右都是韓國車。去年,Toyota在美國市場重挫,取代它的品牌據說就是韓國的現代。如果現代的品質真的如我們刻版印象中的糟,我想這也不可能讓它有機會在日本車受挫的時機裡冒出頭的,是吧!

也因為這樣,當我看到台灣本土自有汽車品牌的出現一直蠻激動的,因為等了好久終於不再是用別人的設計來造車子,只是我永遠不會懂的售價,如同本土智慧型手機大廠一樣,賣國內價錢卻是昂貴。大家都知道,開公司做品牌不是慈善事業,是要以營利為目標的,只是賣給自己國家內的人民售價卻沒有任何的優惠存在?

之前在泡菜國出差時,在中午和客戶一起用餐,無意間聊起他們產品在當地的售價,對方主管告訴我:在韓國售價比較低,因為是賣給自己人,但也因為售價低所以只有韓文支援,選單中連英文都被移除掉,為的是怕有人大量購買後銷至國外去。不僅是電子產品,汽車也是,在國民生產毛額比我們多很多的韓國,國產車的售價跟我們買國產車的錢差不多,但請別忘了他們的平均收入卻高出我們許多。 

他們懂得,自己人可以賣便宜一點的道理。(而我們自己的廠商呢?)

真的希望哪一天,台灣的自有品牌可以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強大!


註:沒有看過廣告的人,可以去Youtube搜尋一下Luxgen就可以看到廣告了,廣告裡的文字的確描述得很貼切,從車廠出發到全世界的路是最艱辛也最難走的。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business trip] 零下17度的泡菜國

這次是2011年來的第一次出差,地點是再熟悉不過的泡菜國,但是拜訪內容卻是不太熟悉的新客戶加上舊客戶。

在我要出發之前,就已經有在網路查詢首爾當地的溫度,查到的都是最低溫-10度左右,最高溫也在0度上下,所以要出發之前早有心理準備把GoreTex外套裝好內裡的羽毛外套後才出發的。



因為是週日中午左右要坐上去機場的車,所以大約11點左右開始吃早午餐,肚子很撐到了機場我連貴賓室都沒有進去,只去免稅店幫同事買了瓶酒準備回程再取貨,接著就去侯機室看書了。



手裡拿著那件厚重的外套真的很不方便,因為在台灣沒有那麼冷,穿著反而太熱不舒服,因此從出門到侯機室我都是用手拿著外套,上飛機必定得找個地方放這件大外套了。



這次的飛機蠻多人坐的,一眼望過著絕大多部份都是要去旅遊的團體客,有少部份看起來是商務行的散客,讓我蠻意外的是竟然有不少的韓國人,以往的搭乘經驗韓國人多少搭他們自家的航空公司,鮮少看到那麼多的韓國人搭台灣航空公司,希望是因為台灣觀光宣傳做得好才吸引愈來愈多的國外旅客啊!



在候機室看了一陣子書後,想去廁所於是又把我的家當,由於覺得麻煩我乾脆把大外套先暫時穿著方便去上廁所,在去廁所的途中,看到2對倩侶(?)剛抵達候機室,看起來其中1位男孩是帶頭的,另1位男孩問他:我們今天是坐頭等艙嗎?



帶頭男孩回答說:對。



看起來很像是帶頭男孩是富二代的樣子,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和好友並攜伴一起要出國去玩。(這時我裡的OS是有錢人家小孩,不知道賺錢有多辛苦?)



接著沒多久,準備開始登機了。



等我進入機艙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手裡正準備打開航空公司準備的報紙,抬頭一看竟然看到剛剛那2對年輕倩侶出現,並往後面位置繼續走過去。請注意我坐的是經濟艙,這時我心裡在想,裝肖維!明明是經濟艙,幹嘛跟同伴說是頭等艙勒,難道這是一種誇張的炫耀?



上面這件事是這次出差途中的小插曲,想起來還真有趣。



在飛機上看了一部蠻感人的電影,我忘記片名了,內容大概是1對夫妻他們各自有1位未婚的單身好友,他們曾經要措合他們,而讓他們約會看看,只是會沒約成,反而變成互看不順眼的人。誰知道在一場意外後,這對夫妻不幸離開了,留下1個還沒滿周歲的小女嬰,而遺囑中指名這2位單身好友是小孩的共同監護人。



這下好了,2位平常不對盤的人竟然要住在一起,並且要照顧小女嬰,後來他們按表輪班來照顧小女嬰,愈來愈有心得且上手。美國總是有很多保護小朋友的措施,包括像這種領養的事後追蹤,社工上手要確認小女嬰生活情形,並觀察這2位單身男女是否有戀情產生,後來因為一些爭吵而讓1方離開居住城市去另一個城市工作,到了後來雙方發現不能沒有對方,這也包括之前那陣子雙方在學習如何照顧babe。



看完電影的感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了爸爸後哭點降低(之前有聽人家說過,為人父母後哭點會變低),我自己竟然心裡很有感觸,照顧babe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想工作上的事總有解決方法的,但小嬰兒的事是完全未知的,即便別人的經驗也無法套用至自己的小孩身上的,那種無助焦慮我自己經歷過,所以才會有那麼大的感觸在。

(回程時我還特地把電影名字抄起來,但不知丟去哪了)



到了仁川空港後,出了關準備買車票,一踏出機場大門,哇!很冷!無論是鼻子還是嘴巴,呼出來的氣瞬間就轉變成一團白霧,沒有室外溫度計所以不知道實際溫度是多少,加上空港是填海造地而成的,風很大在等待巴士的那種時間是很冷的。



大約等了十幾分鐘,巴士來了趕快上車去吹暖氣,今天的巴士只坐了一半的乘客,接下來就是休息片刻了。到了首爾後,看了手錶還有時間先去地下的coex幫我老婆買Missha化粧品,今天沒遇到會說中文的店員,把我帶來的sample和包裝盒拿給店員指明要買幾罐後就結帳了,店員找試用品給我的時間遠超過我挑商品的時間,難怪之前來同仁的長官說我是good customer,因為手點來點去後就付款閃人了,招呼到我的店員一定很爽,單位時間效益極高啊。



到了hotel後,問了已經到的長官要不要出去吃東西,因為實在是太冷了都不想走遠,最後是去7-11買泡麵和飲料就回房去休息了。據說這天是首爾這個冬季最冷的一天,hotel對面的posco旁邊的人行道在每年X'mas會在路樹上點上裝飾的燈海,在夜晚看起來很美,我還特地去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去客戶那裡看問題,看到客戶那種專注在工作的態度真的值得我們學習,也見識到了sale的談話,只要一開了話匣子就停不了,他也不吝嗇分享他的想法看法,有些是值得學習的。



這次出差因為時間太短,沒能和前韓國同事兼朋友的周杰倫見面吃飯,在電話中簡短的聊天得知他今年也要當爸爸了,恭禧他了!希望下次再出差時能有機會見面聊聊的。



雖然出差旅途中,有值得快樂的事,但也有要抱怨的事,不過如同我寫在blog上的描述,這就是人生。



照片連結:https://picasaweb.google.com/stanely/201111619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travel] 週末趴趴走 Day 2

昨天回到家後大家都累了,所以今天安排的行程屬於比較輕鬆,而且只去2個景點都在新竹這裡,不用再開車跑來跑去的。
 
今天行程是先去南庄 → 內灣。

想一想我好像從來沒有自己開車去南庄過,之前是跟我姐她們去的,時間點是幾年前了吧。之後再也沒有時間和動機想去,雖然之前聽實驗室的學長說,他們蠻常去那走走喝咖啡的。的確!南庄這裡很多很有特色民宿和咖啡店,但對我而言吸引不了我的。(前幾年網路上真的很多人推薦在這的咖啡廳扛發時間的,因為有些蓋在有著很棒view的位置喔。)

這次我們因為要帶沒有去過南庄的老婆家人去走走,加上距離比較近,所以才入選今天的第一個行程。

停車問題還算方便,雖然一靠近老街的區域後,路變得比較小,雖然老街路邊都是不能停車的,但私人停車場倒還蠻多的,收費也都是以次計費的。當我們進到老街後,依著停車指示找了個計次收費50元的地方停好車,走路大約不到5分鐘就到熱鬧的區域了。

今天爆冷,經過7-11有一堆人在裡面站著,想必是在取暖吧!因為我們今天出門的比較晚,所以到南庄後決定先去找餐廳吃午餐,在這裡有很多標榜客家料理的店可以選,我們像一般觀光客一樣由這頭開始走,邊走邊看再走回來挑了其中一間來吃。(只是沒料想到,廣告打很大的那間餐廳今天竟然沒開門,記得我們前一次來時就是在那間吃飯的。)

坦白說,在這裡吃飯除了吃像小吃店的外,餐廳一頓吃下來都不是很便宜,如果有再加點鱒魚之類的,還會更貴。但口味我覺得不錯,炸溪蝦炸得比昨天晚上那家好太多了,其他點的就是一般的客家菜。(只是很怪的是,這家餐廳竟然沒有五更腸旺這道菜?)

因為我們原本想Nash出門已經吃飽了,我們在吃午餐時他老大應該不會想再吃東西,可是後來發現Nash嘴巴好像很想吃,就在我走回停車場去拿他的麵線時,我老婆她先弄碗白飯加些醬汁,開始餵他吃,他也吃得很開心。等我拿著他的食物回來時,他已經吃掉一半的飯了,可見他餓了啦!

吃飽後開始逛南庄老街,印象中之前來的時候老街範圍沒那麼大,已經有桂花巷這條了嗎?
 
這次去發現有桂花巷可以走進去,然後還有左右延伸的巷子可以逛,逛的同時突然有種好像九份老街的感覺,因為巷子都很小,賣的有些東西好像喔。逛下來的心得是老街變熱鬧了,但賣的東西沒有太有特色的東西就是了。

離開南庄後,接下來就是往內灣出發了。番外篇:就在我們來南庄的路上,有看到有草莓可以採了,看樣子可以規劃一下帶Nash去大湖採採草莓囉。

因為已經下午才要進去內灣,自然會有點小塞車,今天運氣還算不錯除了之前常停的公有停車場很幸運的還有位子可以停之外,塞車的時間也只有一下下而已。下午的內灣老街很多遊客,途中還有聽到說廣東話的港仔勒?

選擇來內灣是因為前一次來有買一種肉餅,家人說很好吃,所以想說那就順便來這裡走走吧!內灣老街其實算是有規劃的,遊客走的地方很寬廣,不像是南庄老街一樣那麼擁擠,即便遊客很多的話,逛起來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今天感覺大家昨天玩太累了,本來要接著去竹北吃泰國料理的,大家都覺得還早吃不下想先回家去休息了,結果一回到家裡大家都在休息一整個就是不想再出門的狀態,果然跟我心裡猜的一樣。所以本來想吃泰國料理的晚餐,就變成我和我老婆2個人出門去買晚餐回來給大家吃了啦!

老話一句,先寫上遊記,照片有空再補上。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travel] Nash的第一個X'mas - 台中市政府

2010 年倒數的第二個週末,由於我老婆家人來新竹玩(主角一定是Nash),所以我老婆找了一些景點大家出去走走。加上這週末剛好是聖誕節,是Nash 的第一個X'mas,在網路上搜尋了別人的遊記,找到了有人去年時去台中市政府有舉辦活動,就決定今年的聖誕節去這過囉。

今年由於五都選舉完了,台中縣市合併後行政中心落腳在台中市政府之前新落成的市政大樓,所以囉今年的活動會場由之前的舊台中市政府移到新地點來了。新市府之前來台中吃茹絲癸時我們開車有經過,一時之間以為是哪個建設公司或者是百貨公司的地方,等到看到寫著台中市政府的標示才驚覺,哇!公家單位蓋得也太像不像政府機關了。主建物前的廣場可以讓市政府舉辦活動措措有餘,因為佔地廣大,又有造景,這次聖誕節晚會正好可以派上場。

今天我們的路線如下:新竹台中酒廠 → 中興穀堡(西螺) → 鹿港老街 → 台中市政府過耶誕 → 台中誠品旁吃晚餐 → 新竹。

早上出發的時間並不算早,加上剛吃完早餐肚子還很撐,所以第一站先選台中酒廠去晃晃,之前待在台中那麼多年從來都沒有來過這裡。今天可能是假日我們到達時裡面沒有幾台車,也沒有大型遊覽車載遊客來,所以很空。參觀了裡面的展覽館,展館並不大所以一下子就逛完了,在裡面的通道開始第一輪的拍照,是輪流和主角 Nash拍照,他也一整個開心。

之後,去了販賣紀念品的地方,門口有賣香腸的攤子買了來吃,我個人吃起來的感覺是跟一般的沒有太大的差異在,裡面則是常見的酒廠相關產品,看到有人來買紅鞠餅乾,到這買有比較便宜嗎?
我們到達時在停車場並沒有看到有大型遊覽車,所以酒廠內其實並沒有太多遊客,當我們進入販賣紀念品的體育館時,後來也只剩我們而已,出現店員比遊客還多的景象。

離開台中酒廠後,因為肚子還不餓所以就沒在台中吃午餐了,接著就把下一個景點中興穀堡出發。這個名詞是我第一次聽到,是私人開設的展覽場所,業主的主業是賣稻米,把工廠的一半改裝成讓遊客可以參觀動線,後半部仍然維持著原工廠的分裝出貨,停車還算好停,現在有遊覽車載遊客來參觀,一樣設有販賣部販售相關產品,包含冰淇淋。業主其實腦筋動得很快,有跟著趨勢走,懂得重新包裝自己的工廠,雖然本質上主要收入仍然是稻米,但是經由這樣的轉型可以讓工廠多個收入來源也是挺棒的。

尤其是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沒有看過早期農業的耕作器具及過程,甚至是演進,在這裡有展示部份可以當作教材教學,加上現在仍然是免門票的入園,所以蠻多人來這裡參觀的。

但其實,來這裡令我感興趣的不是中興穀堡,而是隔壁的「史特龍」工廠。

一看到史特龍時,覺得名字真有趣,名字取得好到讓人一看就記住。後來發現,這不是去年小摺流行時,出現CP值極高的StepDragon牌小摺嗎!果然是,因為我看到包裝箱外面就寫著StepDragon啊,因為不知道有沒有開放參觀,所以我就沒進去看看了。(想想去年小摺正流行的時候,在mobile01 上除了名牌的Dxhxn外,也是有不少車友買了這牌子來進行改裝勒,可見它的CP值頗高的。)

本來結束後的下一個景是要回台中去準備看市政府的聖誕活動,可是因為還太早所以臨時跑去鹿港走走。原本是要去停我們之前去停的收費停車場,但是到達時發現已經改建成一間餐廳了,後來換一個地方停車,沒想到離老街更近而且是免費的。雖然是週末車多,小等了一下才有位子停,不過rotate得蠻快的,車位不難停就是了。

除了逛老街外,這次還要去玉珍齋買餅乾,之前在南茂買過一次後我老婆家人覺得很好吃。上次我們去台中茹絲葵吃飯時,順路在中港路的店買結果品質完全不一樣,感覺被騙了,所以這次在老店買囉。每次來這裡逛的路線都一樣的,買完名產就準備往市府前進過聖誕節囉。

中港路塞車我是很習慣,尤其是一下交流道要切上陸橋時更是難切過去。今天因為新市府有舉辦活動,所以在要靠近市府的路上就開始塞車了,大家都在搶停車位,包括收費停車場也是客滿。本來我們也要搶的,可是後來放棄了,過了新市府後突然發現有個【P】的牌子,沿著指示就開到地下室去了,位子還蠻多的。

停好車,坐電梯上1樓才知道原來我們停的是新市府的地下停車場,幸好沒有在那裡等客滿的收費停車場,因為這裡又方便而且也沒收費。因為外面廣場風很大加上蠻冷的,所以很多人其實是進來市府裡比較暖和點,加上市府裡裝潢的一點都不是公家機關,所以很多人拿起相機,擺好姿勢在拍照,當然身為觀光客的我也不例外囉,真的很難想像把公家機關裝潢成這種feel啊。

我們來這裡主要不是要參加活動,而是要帶Nash來看大棵的聖誕樹,社區一樓的那棵實在是太小了啦。除了已經架設好的舞台和椅子外,現在還有小火車可以坐,只是實在太多人在排隊了,連隊伍尾巴在哪都看不到就放棄了,在那裡到處拍照完後就準備去吃晚餐了。

原本是打算要去吃鼎王的,可是因為沒預約當我們到那裡時一問要等3個小時,我們就放棄了。開始在公益路上尋找餐廳來吃飯,經過老四川也是一堆人在外面排隊,直接略過。後來是在誠品大樓旁邊吃吃到飽的餐廳,可能是因為大家出來整天累了,肚子也餓了,雖然吃起來沒有很好吃,可是至少吃得飽飽的。(雖然我覺得這間餐廳沒有很優,但是也是客滿,運氣好的是只等了一下子就有位子了啦!)

雖然出來玩一整天很累,可是Nash很配合的遵守上車睡覺,下車玩耍的作息,加上吃飯時他也跟著大家吃了不少東西,所以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先補上遊記,之後有空再把照片整理整理擺上來囉!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emotion] 演習期間來台灣的泡菜客戶

上一次我出差泡菜國時,在會議中就有討論到客戶他們在11月中左右要來的,但由於某些因素所以延後了。

這次拜訪的時間協調也是一件趣事,一開始我先表明我的時間表,哪幾天是不行的,哪幾天可以的,所以挑了2個時段給他們選擇,也讓中間的代理商瞭解。只是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我一開始發現在大家的email中決定下來的時間似乎有一天是我無法配合的,所以主動的寄了封信告知,請他們改時間,誰知道這麼一來一回竟然都沒結論,搞得我莫名奇妙,也不知道最後結論到底是什麼。

幸好,在出發前一週快結束時,至少敲定下來時間表,我也可以開始後續客戶拜訪的相關事情安排了,這幾年下來客戶來了數不清次,該問什麼,該訂什麼,該預約什麼,如何安排拜訪時間等。其實,這些都沒那麼tough的,反而是要帶客戶去外面哪間餐廳吃晚餐,這個是比較難的課題,吃到後來都不知道要吃哈啦,甚至有一段時間很常吃義大利餐廳勒。

這次客戶來訪我安排在新的實驗室裡,借了台projector,和提前拉好的cable線,讓客戶們可以直接在這裡開會、討論和改程式,不用因為會議室預約不到,沒有訊號可以使用而跑來跑去,個人是覺得有這個新實驗室對我們team真的幫助很大。因為有時候客戶來是臨時性決定的,之前曾經發生過客戶二天要換一間會議室的情形,連客戶都跟我說,可不可以固定同一間會議室,因為要setup environment要花很多時間,每天架好環境又要撤掉真的很浪費時間,而當時的我也只能傻笑兼道歉的說,真的沒有會議室可借了。

而現在,同一間可以開會討論、可以把客戶關在裡面真的是太棒了!

回到主題來,這次客戶和代理商時,之前多少有點感覺,這2次客戶工程師可能不太會英文,之前在他們公司開會時,主講人都是leader,其他人我沒聽過他們開口說英文。但由於有代理商多多少少可以幫上忙,雖然有好幾次都要來來回回好幾次才可以弄懂,但真的比我直接和他們溝通好太多了。

因為最近兩韓在很緊張的氣氛下,所以我問了一下代理商他的感覺,只見他有點乾笑的說這次感覺有點不一樣,我聽了接著說:所以你們酒照喝吧,他說:當然囉。儘管兩邊在僵持下,他們的生活目前看起來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

客戶來訪講求的是處理事情的速度,跟效率也有很大的正相關性。我們一開始先把要討論的item一項一項說了一遍,接著再標出優先程度。然後就是環境的架設了,把該提供的提供好,我就先去處理我能做的部份,因為我必須要把握我能做事情的空檔。

我喜歡那種,把list攤開來然後一條一條的讓客戶驗證後把它刪除的感覺,會有點小小的成就感,客戶看了也一目了然的知道進度,他們也可以跟在韓國的老闆們報告狀況。雖然,有時很久才能把一條問題解掉,但這種系統化的做法對大家是有幫助的。

這次的做法當然也不例外,雖然溝通上有點問題,但可以用白板解釋的,做表格的,畫圖的,甚至是直接開程式起來說明解釋的,每一招都有用上才可以順利解決事情。

每一次的客戶來訪,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因為在我背後還有一堆默默在趕出東西給客戶的同仁們的,team真的才是作戰的最小單位!

2.5天的時間不算長,當然也不算短的,但這次總體來說,算是圓滿的處理所有的問題了。

希望客戶的產品趕快按照時程做完量產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