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emotion] 趕上最後一班巴士!【下集】
在真正工作之前,我們先開個內部的會討論今天要怎麼做事情,地點是咖啡廳。納豆人跟泡菜人有點像,咖啡廳到處都有,即便是商業大樓林立的區域也是,都街角很容易找到店。
我們幾個拿出了筆記和清單,一條一條的開始討論如何進行今天工作,等到了約定時間到我們還是在咖啡廳裡,據說是由於我們人多待會要用的會議室還沒有空出來,所以我們必須在咖啡廳裡再等等。
終於我們開始移動到同一棟大樓的代理商辦公室,開始移動桌子進行2場不同的主題。
主題1:其實很簡單,就是demo用的NB少裝了些東西而已。裝好後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主題2:這個是重頭戲,因為有太多人同時牽扯在一起了,一個現在要我們傳給客戶,客戶傳給外部,接著再由外部傳回客戶,客戶跟我們說,可想而之這個球一打出去要回來要點時間,但沒必要這已經是縮短能減的時間產生出來的做法了。
蝦米?原來是今天要把事情都解決掉,因為明天的版本要。原來在場的人都知道,只有我們不知道,這也太妙了吧。
中間的過程就省略了,因為就如同打桌球一樣,只是一來一往要很久而已,但我們一直在重覆這種做法。
中午用餐到後面一間餐廳用餐,每個人點一個主餐,有洋式也有日式的,然後沙拉吧和飲料是自助的。我點了味噌炒豬肉的主菜,有點鹹的,但頗下飯。
其實上午真的工作時間不長,下午(和晚上)才是重頭戲。
由於主題1已經不是BP,所以用餐時我和所有同仁提了我們下午的進行方式,全力把問題2弄好。你們都不動,我們就化被動為主動來push大家。
雖然最後我們把東西弄出來了,但也延誤了大家的時間,由原定的8點,變8點半,最後搞到了9點半才好,但我們也看到了其中的問題點。或許說是問題點話重了些,但要看清現實面,才有辦法把事情做好,不是嗎?
由於已經不早了,我們買了新幹線的車票準備回Hotel,進了月台後才發現月台上都是寫著:回送。問了後才知道待會來了幾班車都不載客,都是要回去休息的列車。原以為沒車可坐了,再仔細看還有最後一班,只是要等20分鐘,我們這次跟最後一班真有緣啊。
回到旅館已經快11點了,也沒有餐廳開店了,我們還是只能吃麥當勞當作晚餐,這間是24小時open的,總比吃便當商店好多了。
最後,我們至少有點心安的吃著漢堡和薯條回顧著今天幹了什麼刺激的事,目標是達成的,只是跌跌撞撞的而已,是吧!
[emotion] 趕上最後一班巴士!【上集】
上週臨時出差了一趟納豆國度,這次去的地點跟我在3月去的點不一樣,換言之不是我熟悉的路線。由於是臨時決定的出差,除了研究如何到Hotel外,也在趕緊把自己手邊的事告一段落,收個尾。
就在我們還在忙著收尾手邊工作,Y長官回來公司並很細心的跟我們分析幾條路線去我們的Hotel,其中最方便的是搭機場巴士,不用轉車就可以到了,只是缺點是最後一班由機場發車的班次是晚上8點。如果有到過納豆國的人都知道,納豆人很重視時間觀念,無論是快速鐵路、電車和巴士都是準點就發車。
加上我們搭乘的班機是下午,要坐上機場巴士是要很趕的一段事情,所以我們出發前的規劃是如果可以坐上機場巴士,就坐即便時間長一點;如果時間不允許我們就趕搭鐵路。(鐵路的路線必須要轉車,這對趕時間又沒去過的我們來說是有點風險的!)
這趟出差行程到納豆國時,雖然海關的地方排了很多人,但處理速度卻異常的快速,讓我們覺得似乎有點機會可以搭上最方便的巴士。出關之後,行李出現的速度也很快。很快的,我們在接近8點左右拿到行李出了境。
接下來是在機場大廳搜尋販賣機場巴士的櫃台,剛好就在我們出境的出口正對面。我對了一下手錶時間差2分鐘就是8點,也就是最後一班車的發車時刻。本想著我們應該是搭不上這班巴士了,上前跟售票小姐說:請問還有巴士去Sxxh-Yoxogomo嗎?
想不到小姐回我們說:有!然後用手指著桌面上的時刻表說:8點有一班。順便問我們,這路線有2站要去哪一站?
哇!我們趕上了,我還是很擔心的指著我的手錶說:現在已經是8點了,還可以搭嗎?
售票小姐說:還有2分鐘,同時一邊拿起手機請隔壁的同事幫忙跟外面的司機說,還有人要搭請等一下之類的。
我們就這樣很幸運的搭上了不用轉車的機場巴士到我們的目的地方,我們的Hotel是停在第一站。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納豆國坐巴士,之前都是搭鐵路。
(事後回程由於機場巴士時間問題,我們轉搭鐵路去機場,我算了一下時間機場巴士大約多花20~30分鐘左右,算是可以接受,只是我們搭巴士時間是晚上,也許是不塞車的狀況吧!)
我們以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想不到,隔天的事卻是令我們超乎想像的。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emotion] 終於有互動了
這個時間如果來個【有沒有問題啊?】
大家一定是低著頭做自己的事,然後沒有聲音出來。其實主席是很希望有互動的,但不強求。
就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中,在Sug長官最後問有沒有問題時,這時一道閃光出現了,有人問問題了。
長官流露出感動的眼神,這是第一次有人跟他互動。這裡不談回答問題的過程,只談互動這件事情。
想一想,如果今天主席換成你了,台上的人換成是你了,當然期待底下有聽眾有問有答,因為單向的報告其實效果不好,也會人感覺是由上而下的方向流,久而久之聽者們會覺得這是例行公事,這是長官們的說明會,甚至是夢想(大餅?)的舖陳。雙向,或者稱叫溝通討論其實是最直覺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當場就把問題澄清和解決。
我自己一直試著在改變自己不要只單純做一個沈默的聽者,當然我知道想問的問題有時不見得適合在公開的場合提問,因為有可能會引發台上講者的不知所措,如果是此類的問題則可以會後私底下問。但也管從下次開始,試著提些問題來。
最重要的是不要擔心自己的問題很遜,沒有程度之類的,因為這是多煩惱的。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emotion] 好甜的爸爸節快樂
Nash現在2歲7個月左右,已經有基本的語言對答能力(當然不是那種流利,有時還是會雞同鴨講),現在這個年紀正處於很有趣的階段。因為他的童言童語有時會讓我們很開心,那種笑是發自於內心的笑。
就在我下班回到家的時候,我老婆正用手機和人在高雄的Nash講話,就在這時我聽到他跟我說的:爸爸節快樂。聽說他從今天早上就開始一直講這幾個字,我猜他可能不知道意思,只知道如何說而已。但是我真的很感動,在很多時候我遇到難題時,有時心一轉想到寶貝兒子和女兒,我就釋懷了。想著有了他們何必再去跟人爭什麼,做好自己認為對的事就好。
但我還是很感動他的祝福,也希望全天下的爸爸今天以後天天都快樂。
Post上個週末拍的照片。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babe] 我又當爸爸了,妹妹的出生!
我們很幸運的第二胎是個女孩,加上哥哥剛好組成一個"好"字。
(不過我老婆現在在高雄坐月子中,已經瀕臨崩潰邊緣,因為哥哥在吵得妹妹無法入睡)
自從有了哥哥Nash後,我們一直在討論是不是要生第二個小孩,得到的答案都是YES。或許在現在經濟不景氣,大環境不好的狀況下,我們還是決定要生第二個小孩,所以直到領了第二本媽媽手冊後,我們心中的夢想真的要實現了。
今年是龍年,很多人要生小孩這我們知道,但我們也並不是一定是因為龍年才要生小孩,只是一切順其自然我們有個小龍女。原本我以為有了經驗,一切都可以稍微輕鬆點了,所以陪我老婆去產檢時也是一派輕鬆的樣子,還因為這樣在有次產檢被護士消遺我說,第二胎了所以我看起來都不緊張,甚至眼睛沒有看超音波的畫面,是在滑手機勒。
我明明有在醫生使用超音波儀器做產檢時眼睛都有盯著螢幕的,但其實我還是很高興有再一次當爸的機會,雖然Nash現在處於瘋狂暴走的年紀。
這次生產我老婆算是很淡定的,因為醫生早在前幾週就說,妹妹生長已經成熟了,隨時都可以出生,但是妹妹就是沒出來。一直到了第40週的產檢,早在要出發去產檢時,我老婆就想要等有產兆準備去生小孩了,只是妹妹都沒有打算要出來的徵兆。所以打算趁產檢問一下醫生看看狀況,如果可以就要直接生。
醫生建議先不要做催生,他開個藥讓子宮收縮,或許我們回去休息凌晨就會來生妹妹,沒想到其實媽媽已經開了1指多了,接著再加上藥的作用我們出乎意料的連家都沒有回就辦了住院。醫生快接近11點還來看一下媽媽的狀況後回家去,不到半個小時就又被call了回來接生。
在新竹生小孩很辛苦,要抽號碼牌排隊?
這個新聞前一陣子應該很多人都有注意到,的確大型醫院在新竹其實不多,就那麼幾間,但要生小孩的準父母實在太多,我們在第一胎一開始產檢時期見識過,後來才換醫院到較小型的醫院,但不代表著我們不在乎一切的品質,因為替我們接生的醫院我們是有調查過的,至少衝著底下幾點就是值得的。
- 產檢人數相對比較少,每個媽媽是由醫生親自操作超音波儀器做產檢。
- 產檢醫生一定是替你接生的醫生,這點就很加分。
- 健保病房最多只有2位住。
每一個寶寶都是爸媽的心頭肉,所有的過程也都是爸爸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確認才做的決定,所以當然要多方比較。由於今天是龍年,每次去產檢時我都會去看一下嬰兒室有幾個寶寶來瞭解現在的狀況,或許今年是龍年的關係,蠻多寶寶出生的。
再回到原本的主題上,我們按照著護士的指示開始做生產前的準備,拿出我們自己準備好的生產包,以及準備打無痛分挽針,等一切準備就緒後,媽媽也差不多破水準備要生了,醫生也到達在做準備。環顧一下產房設備,發現跟幾年前Nash出生時又有點不同,好多設備都升級了,看來醫院有賺錢所以才有經費升級設備。
這一胎生產很順利,也很快。一會兒的時間妹妹就出來,經過簡單的清潔後就會把寶寶抱在媽媽身上做肌膚接觸,這是提倡哺餵母乳的醫院所推行的,用意在於讓寶寶藉由跟媽媽接觸,可以有熟悉感。整個過程雖然很累,但是是很喜悅幸福的。
妹妹出生身高48公分,體重3100公克,體型其實跟哥哥差不多。底下是妹妹可愛的照片: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emotion] 急並不能解決事情,但會讓情緒低落
雖然打從大學開始,有和同學們一起合作完成專題或者報告;進了職場後,一開始的單打獨鬥到現在的多人合作,甚至是跨team的合作,每一個組合都是獨一的,無法只用一招打天下,必須要創造出、組合出新招式來對付才行。
就像古代一樣,每個俠士都在自己苦學苦練招式,但始終也只是自己心中唯一且天下無敵的。沒有與人比劃過,誰知道自己的一定是第一。
透過實戰經驗才能迅速讓自己成長,因為苦練只是基本功,臨場反應才是最重要的,但也確是最難練,是吧?
我一直以來一直在提醒自己,急不能解決事情,但有很多時候雖然我克制了自己的衝動,但是換得來的卻是影響了我當下的心情,有些時候更甚至會跟自己過意不去。我知道我成長了一些,但還沒有到我想要的境界,因為我只做了一半,最理想的狀況是我自己的心情不隨著所視、所聽而有那麼大的波動,如此才會變成我真正在主導我自己,也不會衝動到做錯事。
急性子的我是怎麼樣的人呢?
會不想管其他事,腦子裡一直在想那件事,想如何處理,如何解決,甚至會想馬上開始弄,如果是假日我也會想盡辦法讓自己不會浪費時間,但這對於已有家庭,有小孩的我,對我家人是不公平的事情,尤其是我兒子正處於希望與人互動,具有強烈學習模仿慾的階段,我想花時間陪他。
所以我盡可能的告訴自己,時間妥善規劃和使用,以及區分工作和家庭生活。
再怎麼有衝勁的戰士,也是需要有休息的時間,也是需要有人在支持著他們,因為這種支持是無價也卻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表面上的強力要求所有戰士一起衝的確會帶來成果,但卻不會是完美的做法,若能帶人深入大家的心,讓大家發於自發的往前進會是雙贏的局面。當然leader們更不能因為自己的急而起頭亂了陣腳,更不能因為無法處理棘手的問題而讓大家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因為一場失敗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再也無法像充飽氣的皮球一樣活蹦亂跳的那種挫敗。
當你遇到讓自己煩心的問題時,不妨先暫時放在一邊不去想它,等自己狀態好的再來看它。
如果你到了不得不處理這問題時,深呼吸幾口氣,告訴自己:沒有那麼可怕的,我如果可以處理好它,代表著我又成長了一些,因為很多人會卡在這裡,到頭來不但問題沒有處理,反而會讓自己退步。
只要謹記著,腦筋轉個彎,換個角度看問題,問題反而會變成不一樣,沒那麼可能的。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急性子的人,下次當然你又發作時,不妨在心裡一直告訴自己要冷靜要冷靜來看事情,你會發現有不一樣的結果的,哪怕只是一小點。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emotion] 統籌者的重要性
我在這裡指的統籌者泛指2種角色,第一是擔任不同modules最後整合起來的人;第二是在一個project中督軍角色的人。
先來說說第一種角色吧,真的感觸很深!工程師很好當,也很容易當得好,因為就像是工兵一樣我就一塊一塊照著目標往上蓋上去,只要不會倒下來就是好工法,甚至是你邊蓋邊參考其他人的做法,只要有唸過小學,我想人人都可以幹得好的。但是,所有的工兵把自己的部份完工後,一定會需要有工頭來做覆驗,當發現有問題時最直接的做法是自己拿起材料來補,把問題補到好才可以通過檢驗,偏偏這種角色的人在團隊中都是少數,原因是適合工兵的人畢竟是佔多數,工頭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為必須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才行,最好是自我要求高的人,因為這樣委託者可以很放心的把工程發包給這種工頭,完全不需要去擔心品質。
為什麼我會說好工頭難找呢?
因為大多數的人只會主動的做好份內的事,對於非自己責任區外的工作,除非自己有空不然鮮少會主動去插手過問,如果大家都可以多主動一點,其實很多事情會做的很平順。
再來談第二種角色的,這種人更難找,因為有點像是資深工頭(我亂取的,應該沒有這種才是,或者說錢比較多工頭),因為他不只做的東西要全面,視野也要夠全面才行,否則很容易出包。一個好的統籌者可以在即時做出決定,可以讓團隊作員很平滑的go下去,而被交待的工作當然會往大家設定的目標走,不會走偏掉。
我覺得以上談的這二種人都很重要,如果一個上了軌道的團隊裡有不少這類的人,那這個團隊一定可以很好的走下去,而不會時常出現停擺,甚至需要有人去盯去踢的才會繼續走,長官們也可以把人力都放在適當的地方,否則的話很多man power都會浪費在這種不該花人力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