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emotion] 規律的農曆年假期
每天的生活作息是這樣的:
8點起床 → 刷牙後載Nash出門去買早餐 → 吃早餐後,跟Nash去騎他的腳踏車(這個時間我通常會帶著iPad上上網)→ 運動完幫Nash沖一沖澡 → 休息一下準備吃午餐 → 下午如果沒有出門逛逛的話就是陪Nash睡午覺 → 接近傍晚載2個小朋友騎摩托車到處亂晃 → 吃晚餐 → 吃晚餐 → 小朋友洗澡 → 準備要睡覺。
一整個很平靜的生活,讓我整個人都放空,那種什麼都不想也不擔心的感覺其實很好(這段假期直到最後快結束時我才有打開email來看)。
假期間我還參加2場同學聚會,大學同學這場雖然只有幾個人聚聚,其中2位我回想了一下應該是大學畢業後就沒有見過面的,大家的心智的都成熟了許多,有孩子的都圍繞在孩子身上,其他的也可以隱約感覺到已經晋級到另一個階段。
至於國中同學聚會,我前一次參加應該有5年以前了吧,雖然每次聊的內容有1/3都是重覆的,但今年聊得至少不太一樣,已經開始聊到大家的現況和規劃。同學們都很爭氣的準備和參加國家考試,希望可以有穩定的鐡飯碗可以待。
現在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上班第3天了,我自己覺得那種很輕鬆的心情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又是那種擔心/操煩的心情。當然每個人擔心的事情其實不少,包括家庭和工作都有。如果都能如自己的意,這樣其實太過平順,似乎沒啥挑戰。
但我還是希望新的2013年希望事事順利!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emotion] 我們是如何培養想要的人力?
腦子中的思路起點是以我自己的學習途徑當作template,試圖一站一站的分析人力養成過程(我也很懷疑我算不算人才?)。
一個新手(先不管之前的工作背景,或者是剛畢業的新生)進來後會有哪些方法來進入狀況:
- 閱讀文件。(有蠻大比例的文件其實是沒有up-to-date的)。
- 資深同仁培訓。
- 看Source Code。
- 動手解Bug。
- 開發Feature。
- Support客戶的工作。
應該沒有漏掉任何一項,但回頭細看上述的項目會覺得:我們應該是要找超人,什麼都會都能解決的工程師。
個人經驗這6點最理想的狀況是依序發生,但事實上卻有可能是同時發生的,比方說:前3點,甚至是第4點也會發生。其實最快速讓自己上手的方法是解Bug,因為如果你發現要看的Source Code的大小有上百MB的話,單單只是trace code很沒有目的,也沒有效率,更容易發生的是看不下去。
其實環顧一下,比方說我自己到國外客戶那觀察到的,會當FAE或者是QA的人很多之前都是RD轉任的,也代表著他們對產品的掌握度很高,知道發生問題時,可能問題點。但反觀台灣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而我自己心中定義的培訓完成是指可以開始support客戶,因為這時代表同仁已經準備就緒,可以足以應付客戶端的攻防。
之前曾有同仁反應context switch太快,這我承認是事實,卻也是要面對的現況,目前這麼競爭的市場情狀況,身為軟體工程師必須要調適自己改變的,就像有人可以由底層driver,一路到上層application開發都可以做,坦白說這是個人能力的擴展。
當resource conflict發生時,第一個被問到的問題幾乎都是:有其他resource可以進來嗎?
這時,數一數人力分配如果有空的resource出現,但如果這位同仁不熟悉要緊急支援的技術,那試問你會舉手說:有人可以支援嗎?
我自己會舉手,但會加但書就是進來後加乘的效果不會立即發生,需要點時間才能解決目前的窘境。但長官或客戶買單嗎?
因為這個系統很huge,不瞭解的人其實永遠都想不通,為什麼客戶簡單的問題,你要花好久的時間,小到幾個小時,大到幾天才能找到solution解決,甚至只能找到答案回答他們。(如果要快速的可以回答問題,通常是找原作者問,但偏偏原作者通常不會正好可以讓你問!)
目前我就面臨到很類似的case,所以自己也在回想整個流程還有改善方法,也才寫了這一篇blog。
PS:這個道理其實跟我自己有些新的東西要學很像,常常想學,但沒去規劃如何執行,結果時間久了,還是在原地踏步一樣。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emotion] 好大的一塊餅
最近這一年在自己身上發生許多事,有好有壞!(真的有好的嗎?)
不過身為超人,我們是不能退縮的,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至少伸頭出去是狀烈犠牲啊。上週抽空跟高中老同學在新竹聚了一下,本來是打算吃晚餐的,但因為臨時有事要處理,變成喝咖啡,好在同學現在時間很free,可以配合我。
同學之前也是在同一個性質產業服務(產品線不一樣),之前也是由start up就加入在打拼,但終究抵不過【錢燒光,又找不到金主】這個殘酷的現實,當然已練就十八般武藝哪能難得倒他,馬上就找到業界第一,常在新聞上爭股王股后的好公司工作。原本以為他會一直待下去的,因為在前公司那麼操的環境下也能生存,想不到再見面時他又換了間外商,過著朝九晚六的【標準】上班族的生活。
細談後,終究是想過有品質的生活。不得不回想自己之前在前公司短暫的工作生涯中,也的確思考過一模一樣的問題。
今天開完會後,雖然心裡想著好大一塊餅(話說,畫餅有人在畫小塊的嗎?),不過換角度來思考,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挑戰,培養自己更多更廣的能力,累我想是一定的,只是希望可以累的合理。
雖然現在事情很多,但時間都是片段片段的,而不是可以靜下來一大段時間,專注在處理事情。另外,事情一多也很容易漏掉,所以仔細記錄下來每個待辦事項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跨裝置同步更讚,好在選了個App可以替我完成這件事情。
100塊的賭注,希望明年可以換到1000塊,如果沒有,長官不知道會不會有安慰獎呢?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emotion] 趕上最後一班巴士!【下集】
在真正工作之前,我們先開個內部的會討論今天要怎麼做事情,地點是咖啡廳。納豆人跟泡菜人有點像,咖啡廳到處都有,即便是商業大樓林立的區域也是,都街角很容易找到店。
我們幾個拿出了筆記和清單,一條一條的開始討論如何進行今天工作,等到了約定時間到我們還是在咖啡廳裡,據說是由於我們人多待會要用的會議室還沒有空出來,所以我們必須在咖啡廳裡再等等。
終於我們開始移動到同一棟大樓的代理商辦公室,開始移動桌子進行2場不同的主題。
主題1:其實很簡單,就是demo用的NB少裝了些東西而已。裝好後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主題2:這個是重頭戲,因為有太多人同時牽扯在一起了,一個現在要我們傳給客戶,客戶傳給外部,接著再由外部傳回客戶,客戶跟我們說,可想而之這個球一打出去要回來要點時間,但沒必要這已經是縮短能減的時間產生出來的做法了。
蝦米?原來是今天要把事情都解決掉,因為明天的版本要。原來在場的人都知道,只有我們不知道,這也太妙了吧。
中間的過程就省略了,因為就如同打桌球一樣,只是一來一往要很久而已,但我們一直在重覆這種做法。
中午用餐到後面一間餐廳用餐,每個人點一個主餐,有洋式也有日式的,然後沙拉吧和飲料是自助的。我點了味噌炒豬肉的主菜,有點鹹的,但頗下飯。
其實上午真的工作時間不長,下午(和晚上)才是重頭戲。
由於主題1已經不是BP,所以用餐時我和所有同仁提了我們下午的進行方式,全力把問題2弄好。你們都不動,我們就化被動為主動來push大家。
雖然最後我們把東西弄出來了,但也延誤了大家的時間,由原定的8點,變8點半,最後搞到了9點半才好,但我們也看到了其中的問題點。或許說是問題點話重了些,但要看清現實面,才有辦法把事情做好,不是嗎?
由於已經不早了,我們買了新幹線的車票準備回Hotel,進了月台後才發現月台上都是寫著:回送。問了後才知道待會來了幾班車都不載客,都是要回去休息的列車。原以為沒車可坐了,再仔細看還有最後一班,只是要等20分鐘,我們這次跟最後一班真有緣啊。
回到旅館已經快11點了,也沒有餐廳開店了,我們還是只能吃麥當勞當作晚餐,這間是24小時open的,總比吃便當商店好多了。
最後,我們至少有點心安的吃著漢堡和薯條回顧著今天幹了什麼刺激的事,目標是達成的,只是跌跌撞撞的而已,是吧!
[emotion] 趕上最後一班巴士!【上集】
上週臨時出差了一趟納豆國度,這次去的地點跟我在3月去的點不一樣,換言之不是我熟悉的路線。由於是臨時決定的出差,除了研究如何到Hotel外,也在趕緊把自己手邊的事告一段落,收個尾。
就在我們還在忙著收尾手邊工作,Y長官回來公司並很細心的跟我們分析幾條路線去我們的Hotel,其中最方便的是搭機場巴士,不用轉車就可以到了,只是缺點是最後一班由機場發車的班次是晚上8點。如果有到過納豆國的人都知道,納豆人很重視時間觀念,無論是快速鐵路、電車和巴士都是準點就發車。
加上我們搭乘的班機是下午,要坐上機場巴士是要很趕的一段事情,所以我們出發前的規劃是如果可以坐上機場巴士,就坐即便時間長一點;如果時間不允許我們就趕搭鐵路。(鐵路的路線必須要轉車,這對趕時間又沒去過的我們來說是有點風險的!)
這趟出差行程到納豆國時,雖然海關的地方排了很多人,但處理速度卻異常的快速,讓我們覺得似乎有點機會可以搭上最方便的巴士。出關之後,行李出現的速度也很快。很快的,我們在接近8點左右拿到行李出了境。
接下來是在機場大廳搜尋販賣機場巴士的櫃台,剛好就在我們出境的出口正對面。我對了一下手錶時間差2分鐘就是8點,也就是最後一班車的發車時刻。本想著我們應該是搭不上這班巴士了,上前跟售票小姐說:請問還有巴士去Sxxh-Yoxogomo嗎?
想不到小姐回我們說:有!然後用手指著桌面上的時刻表說:8點有一班。順便問我們,這路線有2站要去哪一站?
哇!我們趕上了,我還是很擔心的指著我的手錶說:現在已經是8點了,還可以搭嗎?
售票小姐說:還有2分鐘,同時一邊拿起手機請隔壁的同事幫忙跟外面的司機說,還有人要搭請等一下之類的。
我們就這樣很幸運的搭上了不用轉車的機場巴士到我們的目的地方,我們的Hotel是停在第一站。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納豆國坐巴士,之前都是搭鐵路。
(事後回程由於機場巴士時間問題,我們轉搭鐵路去機場,我算了一下時間機場巴士大約多花20~30分鐘左右,算是可以接受,只是我們搭巴士時間是晚上,也許是不塞車的狀況吧!)
我們以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想不到,隔天的事卻是令我們超乎想像的。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emotion] 終於有互動了
這個時間如果來個【有沒有問題啊?】
大家一定是低著頭做自己的事,然後沒有聲音出來。其實主席是很希望有互動的,但不強求。
就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中,在Sug長官最後問有沒有問題時,這時一道閃光出現了,有人問問題了。
長官流露出感動的眼神,這是第一次有人跟他互動。這裡不談回答問題的過程,只談互動這件事情。
想一想,如果今天主席換成你了,台上的人換成是你了,當然期待底下有聽眾有問有答,因為單向的報告其實效果不好,也會人感覺是由上而下的方向流,久而久之聽者們會覺得這是例行公事,這是長官們的說明會,甚至是夢想(大餅?)的舖陳。雙向,或者稱叫溝通討論其實是最直覺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當場就把問題澄清和解決。
我自己一直試著在改變自己不要只單純做一個沈默的聽者,當然我知道想問的問題有時不見得適合在公開的場合提問,因為有可能會引發台上講者的不知所措,如果是此類的問題則可以會後私底下問。但也管從下次開始,試著提些問題來。
最重要的是不要擔心自己的問題很遜,沒有程度之類的,因為這是多煩惱的。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emotion] 好甜的爸爸節快樂
Nash現在2歲7個月左右,已經有基本的語言對答能力(當然不是那種流利,有時還是會雞同鴨講),現在這個年紀正處於很有趣的階段。因為他的童言童語有時會讓我們很開心,那種笑是發自於內心的笑。
就在我下班回到家的時候,我老婆正用手機和人在高雄的Nash講話,就在這時我聽到他跟我說的:爸爸節快樂。聽說他從今天早上就開始一直講這幾個字,我猜他可能不知道意思,只知道如何說而已。但是我真的很感動,在很多時候我遇到難題時,有時心一轉想到寶貝兒子和女兒,我就釋懷了。想著有了他們何必再去跟人爭什麼,做好自己認為對的事就好。
但我還是很感動他的祝福,也希望全天下的爸爸今天以後天天都快樂。
Post上個週末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