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裡看了一部電影,片名是:3 Idiots,中文應該是翻做三個白痴或者是三個傻瓜,這是印度出產的電影,似乎在台灣很少會有印度拍攝的片子進來的,會看主要是因為我老婆同事推薦的。
片子主要是要陳述現今印度國內教育制度的缺點,說缺點可能太誇張了點,應該說片子的重點為了突顯表面上大家都認為對的教學方式,這方式其實是有可以檢討的空間存在的,主要的原因是時代變遷了。
為什麼說時間是原因呢?
表面上認為對的教學可能在早期是適合的,當然的學生們也不會認為這不一定對我們是有益的,但當然大家都認為學生就是不能挑戰老師們,也就跟著強迫自己認可這樣的方式。
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還是如同早期的學生一樣,只有少數會有不同的聲音存在,但在老師們眼中可能會認為這少數的學生們是問題份子。
坦白說,他們描述的也是台灣存在的問題。
努力唸書,考上好高中,考上國立大學,然後唸個研究所才算可以出人頭地嗎?現在台灣社會中真的有很多人還是存在著這種思維,包括我自己在內。出人頭地時收成的果實就是錢,所以如果想賺大錢的話從小就一定得要讀好書。(但脫離貧因的方法之一,是把書讀好,這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方法)
這樣子是對的嗎?所以老師們也是這種想法,書讀不好的人就會被歸類到後半段學生群,慘一點的在能力分班時被編到放牛班去了。
影片中一再突顯的是在印度,當engineer就是身份象徵,也可以讓家裡脫離貧困的起點。的確,這是事實很多實際的例子讓大家久而久之歸納出來的結論,像在台灣,所有的人也都有種刻版印象是在科學園區工作的人也都賺很多。
有些事情聽說,聽別人說而不是自己親身在裡面的話,這種都只能歸納到謠言而已。
但以上所講的並不是我要寫的重點,我要說的是影片的三位主角間的友情,那種共困難所培養出來的友誼是很珍貴的,在我自己的回憶中也有類似的經驗,不管是在高中、大學、服兵役和工作時,也許我真的很幸運總能在當時的環境中找到這群貴人,因為有他們我總能向不可能做挑戰,那種並肩作戰的感覺可以有正面激勵的效用,每每必能達成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回想影片中的主角,他常常在挑戰規則,所謂的規則不也就只是一直以來的做法而已,它不是標準;即便在大家眼中主角是異議份子,但他卻努力的幫忙看己最要好的2位朋友,知道他們家裡的狀況,也點出他們應該勇於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不是按照著父母的意願下去當engineer。
有些事情當你完成時,也許你的努力只佔了8成,剩餘的2成其實是週遭的幫手們默默的在幫助你達成目標,只是這群幫手們中有些人並不會主動表達出來,幫忙別人也可以只是無聲的。
我喜歡自己也有共打拼的好友們,這可以讓工作變得不那麼單調,不那麼不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